说到普洱茶,有几个关键词,必定绕不开。
“老茶”、“收藏”、“增值”、“越陈越香”……
多数关键字,与增值空间密不可分。
在如今,一饼年份像样的普洱茶,售价不菲。
价格排行榜上,古董茶,那就是王者级别,分分钟排出天价,看的尔等,小心脏噗通噗通乱跳。
这哪里喝的是茶,分明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果然,实现古董茶自由,才是人生赢家。
在价格第二梯队的,是年份茶。
所谓的年份茶,也就是存放了二三十年的茶,比如88青,这些茶,在如今的价格,列位看官,可随便到市场上了解下行情。
简而言之,非一般人能喝。
而大多数人能够喝得起的茶,也就是年份不太老的茶。
甚至于,新茶的价格,也让人望而生畏。
在普洱茶集散地逛了一圈,在普洱茶圈外徘徊的茶客,难免会有所疑问:“是不是所有的老茶,都比新茶贵?”
说到新老普洱茶的价格,想到一段有趣的往事。
在2000年以前,普洱茶它的地位,比较尴尬,在内地市场,并不受待见。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当时普洱茶的写照。
彼时,普洱茶主要是外销以及边销。
外销,是先到达香港,然后在经由香港,流通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而云南当地,喝普洱茶的人,并不多。
甚至于老茶的价格,还不如新茶。
为什么呢?
因为消费者不买单,他们觉得这是过了保质期的茶,不愿意买账。
这种局面,一直到了2000年之后,才有所改善
到了2000年之后,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民掀起了一股收藏普洱茶的热潮。
只是,当时的普洱茶收藏,仍在蒙昧期,甚至于一片老茶的价格,只要几块钱。比如9581,在2003年左右,价格才几块钱。
当时的老班章茶青,一公斤还不到8元。
所以呢,说老茶的价格一定比新茶贵,并不合理。凡事无绝对。
到了2005年,马帮进京,普洱茶的尴尬局面,才有所改善,老茶一夜爆红。
从此,老茶才有了一席之地,甚至能振臂高呼,吆喝着卖出高价。
一段往事,让人唏嘘。
普洱老茶,未必就比新茶贵。
当然,这一规律,在如今也未打破。
现如今,仍旧有新茶的价格,要远超过老茶。
而价格,是由价值决定。
影响价值的因素,不少。
如,产区、山头、工艺、仓储。
普洱茶中,山头林立,但并非所有的产区,都能产出优质的好茶。
三大茶区,看似不分彼此,实则还是有细微的差距。
比如,之前晒出的那张价格表。
在这张表格里,就能看到差异化的存在。
临沧与版纳,更容易出产高价的茶。
茶之所以可卖出高价,全因品质好。
而品质好,离不开山头,也就是浙大教授说的温度、光照、水质、土壤等因素。
这就像是一个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老茶,都能卖出高价。
要是产区一般的普洱茶,自然不易卖出高价。
乏善可陈,无突出卖点,如何卖出高价?
说到底,茶叶价格高低,年份并不是唯一标准。
真正决定价格因素的,仍旧是品质。
品质好的茶,才有可塑性,有升值空间,才具有收藏性。
品质不好,那和收藏了一堆无用的茶叶子,有何分别?
品质不好的茶,即便存放十年,也不会成为好茶。
妄想在价格上超过新茶,也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什么样的普洱老茶,才能牢牢占据价格优势?
窃以为,需满足三个条件。
山头好。
工艺好。
仓储好。
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山头,决定普洱茶的基本品质。
工艺,影响普洱茶的香气、口感等。
仓储,直接决定普洱茶的后期品质。老茶口感好与否,仓储功不可没。
唯有这三个因素都满足,才是一款好普洱茶,才会有老茶价格,优于新茶的特点。
在过去,普洱茶还没有爆发的时候,老茶的地位,其实很尴尬。
它甚至一度被误以为是不好的茶。
时移世易。
社会在发展,茶友们对普洱茶的看法,也悄然改变。
老茶的地位,蒸蒸日上。
那是不是所有的老茶,一定比新茶贵?
No,No,No。
茶要贵,需满足:
山头好。
工艺好。
仓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