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源头
我们只做精品紫陶

落水洞,毗邻易武的另一座古树茶的狂欢地

购买建水紫陶,请添加微信: jszt2010

单说“落水洞”这三个字,似乎有的茶友一时间还会脑袋宕机,一时半会儿难以回忆起这是在哪儿。

若是提到易武两个字,便会恍然大悟。

落水洞,正是易武的邻居,距离不过八公里。

说起具体的地理位置,座落在易武正山的偏西方向,行政区域属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乡麻黑村委会。

落水洞,是为易武“七村八寨”中成员。

七村: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

八寨:刮风寨、倮德寨、旧庙寨、大寨、丁家寨(汉)、丁家寨(瑶)、新寨、曼撒寨。

与易武的名声斐然相比,落水洞更显低调。

落水洞,更因名字里带来“水”字,多了几分温柔,就连生于此处的古树茶,也以香气张扬,汤水柔和而闻名。

%title插图%num

落水洞,因水结缘

水,总是承载着希望,孕育着生命。

四海八荒,水自远古而来。

人体中,有60-70%是水分。

水,被誉为生命之源。

而落水洞,也因水的存在,而多了几分特色。

落水洞原来叫曼落,现在叫落水洞是因为寨子中有个很大的洞,直接连接到易武边缘的某条河流,因为地势差的原因就算是常年下雨也不会满出来。

这个洞,仿佛是无底一般,水只有落进去的份儿,却没有满出来的时候。

因这一特性,才有了落水洞的名称。

但相较于曼落这一名称而言,落水洞三个字,更接地气,易于传播,容易记忆。

若是以曼落之名流传,怕是会与曼峨、曼秀、曼洒等村落混淆,倒是增加了许多学习的门槛与烦恼。

大俗即大雅,落水洞的雅,倒也别致。

%title插图%num

落水洞茶树王

历经沧海桑田!

提到落水洞,“茶树王”这一存在,避无可避。

在落水洞,有一个人工种植的茶树王。

与云南其他茶树王不同,落水洞的这棵,系人工栽培,而其他的茶王树,则有野生树种生长而来。

据史志记载,云南从野生茶转移为家种茶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落水洞茶树王,正是野生茶转为家种茶的重要见证者,据鉴定考察,这棵茶树已有800多年的树龄。

从现在往前倒推800年,处于南宋时期。

正值动荡之际,在彩云之南,这棵茶树正在茁壮生长。

在800多年的生长中,这棵茶树也长出雄壮的身躯。树基根部周长1.27米,树高12.6米,树冠直径6米,最低分枝距地面76厘米,最大干围73厘米。

只可惜,这棵在易武镇被誉为栽培型“茶树活化石”,仍旧逃离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终究逝去,沉睡在茶园中。

而今,这款茶树王被保护起来,人们到此,也只能通过这高大的枯树,遥想它当年的风采。

这棵人工栽培型的茶树,能活800多年,与落水洞当地的环境,同样密不可分。

%title插图%num

好茶诞生,环境总有共性

关于落水洞的环境,先来个总结:落水洞海拔约1463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950毫米,常年云雾缭绕,温热多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茶树生长。

在落水洞这儿,同样集结了茶树生长的必备条件。

其中,相对较高的海拔,是普洱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所在。

海拔因素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顺带影响了温度、光照、土壤等元素的改变。

随着海拔的上升,空气温度在下降,年均日照下降,降水量增多,相对湿度增加。

海拔高,光照需要穿过的距离减小,同时受大气削弱量也减少,光照强度高。

高山湿度大,降水多,降水量随海拔高度提高而增多。

高山气候相对比较温和,气温较低,有利于茶树氮素的代谢,从而形成较多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茶味比较鲜爽。

海拔较高茶园,昼夜温差大,还有利于茶树氮磷物质的代谢,加快体内循环,促进茶树生长。

在这些环境因素一系列的所用下,产自于落水洞的茶,向来以香扬水柔闻名于世,是公认的易武茶高品质的代表。

好山好水孕好茶。

%title插图%num

普洱茶兴于东汉,商于唐朝,始盛于宋朝,定型于明朝,繁荣于清朝,衰于清朝,复兴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

自古有之的茶叶,历经起伏变化。

而在过程,不变的是山头的环境,是生长的优势。

而今,普洱茶复兴,日渐兴盛。

作为重要茶区的落水洞,也如启明星一般,摧残而耀眼。

温柔似水,茶汤柔和,香气张扬,落水洞普洱茶的风韵,妙极了。

PS:来到易武,除了落水洞,你还不能错过麻黑。麻黑的普洱茶,会不会如名字一般,又麻又黑呢?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陶街 » 落水洞,毗邻易武的另一座古树茶的狂欢地

您不想说点什么吗?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