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源头
我们只做精品紫陶

被玩坏的普洱古树茶命题

购买建水紫陶,请添加微信: jszt2010

这几年古树茶的概念更加猛烈的出现了,一些茶友说非古树茶不喝,一些所谓的大师也言必古树,名山,凡此总总。本人认为这是普洱茶发展中的一个劫难,也是一个笑话,对古树茶的病态的推崇是众多茶友的无知与茶商贪婪的结合的怪胎。

先从古树茶这个概念的历史来分析,古树茶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相信也不会一直存在下去。这一说法大致起源于2000年左右,最初的提法是普洱茶“大师”白水清提出的野放茶概念。当时国内企业改制兴起,逐渐兴起的小茶厂要在三大巨头(勐海、下关和昆明茶厂)占据的市场中赢得生存的地位,必然要另辟蹊径,在工艺与仓储没有办法表现巨大差异的情况下,只能从原料这一方向找门路,当时社会上开始推崇野生的概念,所以,白水清就提出了野放茶的概念,野放茶当时指的是老辈们种的茶树后来被放弃,不再管理的茶树。随着野放茶概念的兴起,茶农和茶商敏锐的发现了商机,开始炒作树龄的概念,所以,古树,百年古树,500年古树,千年古树,这些噱头如同蘑菇一样,一下都钻出来了。

那么古树茶的概念如果仅仅是概念,也不会把所有的茶友给说服,其还有大杀器。对于金钱的渴求,对利益的追求,让茶农与茶商一拍即合,这时候台湾人把乌龙茶的工艺带到了云南,运用到了普洱茶生茶的制作工艺中,谓之新工艺。人们发现通过新工艺做的普洱生茶,新茶不再如传统工艺那般苦涩重,而有了更多的乌龙茶的香甜。新工艺给古树茶带来了华丽的新装,所以,你去普洱茶店,老板一般都会介绍说,这个茶香、甜,是古树茶,小树茶和台地茶很苦涩。这个介绍足以蒙蔽大多数茶友。

那么问题来了,古树茶真的是比小树茶好喝吗?我本人也曾对这个问题绞尽脑汁,一些同行更是讳莫如深。关键是在茶城,茶博会,甚至云南茶区,你很难找到台地茶小树茶,基本都是卖的古树茶,没有对比,没有伤害。所以,只能认为古树茶好。但是,事实是云南几个茶区,按照他们的定义150年以上树龄算古树的普洱茶产量只占到可怜的5%,对的5%,还是保守估计。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我们国内的茶城,茶店和茶博会上几乎满满的古树茶,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下面本文主要从事实角度,以及从现代生物学角度分析古树茶的伪命题。

普洱茶的老茶友都比较推崇诸如这类理念:存新茶喝老茶,俞陈俞香等等,其实,真正的大陆地区存茶的理念的兴起与存茶习惯被广泛接受大约开始于上个世纪末,以邓时海老先生的《普洱茶》一书出版为开始。所以,在历史上大陆地区真正留存的老茶少之又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发烧友级的老茶客要跑到香港、马拉西亚、台湾和新加坡等地找老茶了。虽然如此,现在的我们依然能够如数家珍的道出一个个灿烂光辉的名字:号级茶(如百年宋聘、可以兴等等)(解放前),印级茶(解放后到七十年代),还有88青(1988-1992左右年间勐海茶厂的7542),以及绿大树,大白茶,等等,这些都是普洱茶爱好者仰望的茶,价格已经高的不是一般人能接受。而一个几乎真理的东西,是这些茶基本都是混采的,甚至都是小树茶的料,这一论断是公认的事实。那么问题来了,目前我们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最贵的普洱老茶都非古树茶,那么现在被崇尚的古树茶,到底有没有实际的意义?

再就是从生物学研究出发,茶是山茶科下的一个属类,而普洱茶被定义为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无论树龄多大多小,可是茶叶总是生长那么十几天,几十天,不会随着树生长那么久,也不像西王母的蟠桃一样3000年开花3000年结果。到底追求树龄对叶片有没有实际的意义?再者,生物都有寿命,有生老病死,茶树也是一样,有青年,壮年和老年,到了一定年龄,必然枝干枯老奄奄一息,它的叶子会更好吗?2006年景迈山上死掉的那棵茶树,才是800年树龄。

写到这里您对古树茶这个命题还那么深信不疑吗?本人认为茶就是一个食品或者说饮品,其品质的高低,决不能取决于长出它的树龄是多大,而应该取决于口感,是否能达到人们对普洱茶的基本的口感要求,在此基础上,是否有更突出的表现。

基于篇幅问题,关于:“被玩坏的古树茶”这个话题,今天就说到这里,下一次介绍普洱茶的口感特征,以及普洱茶的不可替代性。

欢迎大家留言,也欢迎不同的见解。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陶街 » 被玩坏的普洱古树茶命题

您不想说点什么吗?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