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源头
我们只做精品紫陶

建水紫陶马成林大师

购买建水紫陶,请添加微信: jszt2010

“17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证书颁发仪式,所以我16号就要到北京了。”电话的另一端,马成林的语气过于平静。

%title插图%num

或许是因为这不是马成林第一次与北京结缘的缘故吧。

%title插图%num

蜗牛壶

人民大会堂的“旧相识”

197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恢复在即。除了空间的预留,云南当地文化特征物的填充也极为重要。“什么东西代表云南特色呢?”“建水紫陶算得上是代表之一。”于是,四只建水紫陶大花缸的设计与制作成了一道“命题作文”,摆在马成林及其他四位手艺人的面前。

%title插图%num

春秋瓶

四只建水紫陶大花缸,分别以云南四大名花报春、玉兰、山茶、杜鹃为原型设计创作,马成林则主要负责参与器型的设计与绘画装饰。

%title插图%num

彩云壶

“当时去图书馆参考了很多花谱,也去到附近的公园采风,最后运用白描的方式把云南四大名花花型做出来了。”马成林回忆,当年记录工具少,对花型的掌握全凭记忆,“查资料、看实物之后,全凭心来设计呈现。”创作过程中,马成林对四大名花的诠释均按照“实物还原为主,艺术加工为辅”的原则设计,最终使得四个大花缸以优美的造型和流畅的线条,呈现出古朴而又清新的状态。

%title插图%num

马成林回忆,当年制作四只大花缸整整花了两月有余,“验收之后就运往北京,之后多年不曾有机会得见。”

%title插图%num

双凤瓶

如今,这四只建水紫陶大花缸,依然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马成林坦言,本月的北京之行,希望能有机会与那四只“旧相识”打个照面。

属马的彝族人

印象中的马成林是一个瘦弱的小老头。留着一嘴山羊胡,花白的头发或披散在肩胛处,或束成马尾翘在脑后。熟识他的人,知道他有三大嗜好,好烟、好酒,也好茶。所以,他常常水烟不离手,茶不离口。若有心人去建水寻他,很可能发现他坐在一个拉坯机旁悠哉游哉地抽着水烟。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今年11月9日,首批“大国非遗工匠”评定尘埃落定,云南仅有的两人中(另一位是剑川木雕大师张金星),马成林就是其一。

%title插图%num

龙纹瓶

此次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首批“大国非遗工匠”认定,过程极为严苛,从材料申报到评定,历时一个多月。申报门槛也极高,既需要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的称号,又需要同时是非遗传承人。

%title插图%num

盘龙尊

成为大国工匠,马成林走了整整44年。

%title插图%num

孔雀瓶

出生于建水县官厅镇的马成林,是个地地道道的彝族汉子,从小放牛,却酷爱民间美术。1974年,马成林进入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工作,从取泥、炼泥这些基本功开始,学习制陶工艺,后来师从民间艺人向福功,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1986年,由马成林设计,陈绍康制作的“仿古铜台灯”被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珍藏。那一年,马成林仅32岁。

是“玩家”也是大师

如今,63岁的马成林,已被国内外紫陶藏家奉为“大师”,但对于泥土本身而言,马成林从来只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玩家”。“玩”的过程中,马成林的个人标签也越来越鲜明。

%title插图%num

哈尼斗

纵观马成林的紫陶作品,地域文化和民族属性呼之欲出。他擅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尤其擅长在青铜文化和民族图腾文化中提取元素。

在器型上,马成林将青铜的鼎、尊,以及少数民族容器樽、酒瓶等加以创作、演化;在图案装饰上,他又结合西方的素描,将山水、花鸟、人物刻画得生动流畅、朴素又自然。

%title插图%num

龙耳宝鼎

2014年11月7日,马成林以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的身份,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团,前往法国参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那天,由他亲手设计制作的两件紫陶工艺精品《苍岩文化钵》和《突体球瓶》作为建水紫陶的代表在卢浮宫展出。马成林回忆,展览当天,时任法国国家文化部长、国家工艺美术行业联合会主席的Seygenicole先生还热情地与他拥抱,夸他是世界工艺美术的奇才,称赞他的作品是“会说话的艺术精灵”。

%title插图%num

“他是一个全能的建水陶艺家”,曾有人这样评价马成林。马成林不仅会设计、造型、雕塑、书法、绘画、篆刻和陶艺,更在取泥、炼泥、成型、修坯、坯体装饰绘画上有其独到的见解,是一位“集工艺美术与装饰绘画于一身的大师”。至今,马成林培养出的弟子超过百人,其中不乏一大批优秀紫陶艺术人才。传承人蒋家才,徒弟徐光祥,肖春魁,张海飞等更是已经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在各类陶艺比赛中屡获奖项。

%title插图%num

在马成林看来,评选“大国非遗工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建水紫陶得以世代传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熟读历史,提炼地方文化特色,如此,建水紫陶才能在传承中得以更好的发展。”马成林说。

%title插图%num

马成林个人简历

1993年评为工艺美术师。

2003年获“红河州民族民间优秀美术艺人”称号。

2004年被红河州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制陶工艺美术师”。

2004年成立建水陶成林研究工作室。集教学、研究、开发新产品,培养人才于一体。创作出了哈尼壶、彝族酒器、仿青铜宝塔等经典作品。

2006年遇恩师杨大申,并与其亲密合作,在泥料的研究上、坯体的造型设计上、绘画装饰和烧成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粗陶、上釉陶的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2007年评为云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2009年多件作品入选云南省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

2010年评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2年11月,个人作品《苍岩文化钵》和《突体球瓶》作为建水紫陶的代表,参加中国陶瓷联盟赴法国举办的第十八届国际文化遗产展览会在卢浮宫展出,引起较大反响。

2013年7月,作品《彝家乐》瓶获得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4年春,中国邮政为马成林出版了“中华文化名人”专版邮票,实现了建水紫陶在中国邮票市场上印刷发行零的突破。

2014年5月,马成林入选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走向国际美术大师典藏》一书。

2015年8月,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九届“工美杯”金奖。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陶街 » 建水紫陶马成林大师

您不想说点什么吗?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