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源头
我们只做精品紫陶

建水紫陶向逢春和他的紫陶代表作

购买建水紫陶,请添加微信: jszt2010

一群不善言辞的匠人,一件件优秀的作品,

一门百年的技艺。

趁老匠人们还在,

趁传承断断续续,还有迹可寻,

写一点东西,关于建水紫陶,

代笔埋头苦干的匠人们,铭记传统手艺。

或许匠人们可以默默无闻,但我们不能无动于衷;

他们用手艺打动世界,我们用文字记录他们。

本就理所当然,无可厚非。

%title插图%num

今天,我们来谈谈一位建水紫陶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叫向逢春。

1895年出生于建水碗窑村一个普通的制陶家庭。13岁时随父亲制作粗陶器皿,19岁开始向艺匠潘金环、张桂生学制工艺紫陶。凭着勤苦好学,勇于探索,对建水传统紫陶工艺、造型、图案进行改革创新,并邀请建水文人肖茂元、李月桥、王勉斋等,在其首创无釉磨光的器皿造型上绘画书写梅、兰、竹、菊和秦篆汉简,经过焙烧,制成古朴典雅的精美工艺品。

从此,建水紫陶从一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陶,上升为一种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品。

你可能不相信,向逢春其实只上过1年多学,受限于此,早年所制陶坯要拿到当地书画名人家里,请他们在陶坯上作书画,但这些书画名家大多吸鸦片,生活毫无规律,很难按时完成,往往延误入窑。

没有来不及的努力,也没有太晚的立志。一声感叹后,向逢春决定自学书画,只为不求他人。

耗费十年之久,书画技艺有所成。中年以后,他的作品皆由自己独立完成,其配色雅致,用笔清劲,脱尽匠俗之气。在继承王永清“断简残贴”和丁吉三“淡艳”装饰绝技的基础上,进一步使之成为建水紫陶标志性的装饰工艺。

1933年,向逢春的紫陶作品被选送到美国参加“百年进步博览会”。以其古拙雄壮、文韵盎然的典雅气度和铿锵若磬、质明如镜的丰姿华彩征服了世界,荣获了博览会美术大奖。

1946年蒋介石60大寿,当时云南省政府要向逢春制作高1米的“博古”花瓶和“胆”瓶各一对。据说磨光工艺一道是用白银打磨的(一般用硅石打磨),达到光可鉴人的程度,成为建水陶的绝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1953年文化部举办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向逢春的作品参展,并被邀请到北京参观。1957年向逢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他制作的紫陶大花瓶得到很高评价,从此云南建水紫陶进入全国名陶之列。1958年向逢春被划成右派,从此再无新作。

1964年向逢春病逝,一代传奇人物就此落幕。五十三载光阴匆匆而过,然而并未磨灭建水人对他的记忆,他的紫陶精神,他的工匠精神将永远长存。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他的作品以黑底填白最为上品,当时的达官贵族乃至平民百姓以求得他的黑底填白作品最为荣耀,他制造的工艺美术陶产品,以汽锅、花瓶、茶具、烟具、酒具、笔筒、笔洗、笔架、砚台而名噪中华。如果无瑕疵,基本就被作为国礼。

%title插图%num

(向逢春碗窑村老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陶街 » 建水紫陶向逢春和他的紫陶代表作

您不想说点什么吗?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