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工序在慢速陶轮车上进行,此工序可由拉坯师傅亲自操作,也可由徒弟等专人负责,大致工艺过程就是【沾水、拍正、修底、度量、修型、打线、线刮、光坯、修口】。
粗修工艺
粗修目的
粗修是通过一些列技法完成拉坯造型的延续,主要目的是用刀片将过厚的坯胎削薄以达到设计要求,然后用塑料薄片、光滑小管等工具将坯坯修整平滑,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
粗修主要工具
建水紫陶修坯需要在坯体半阴干状态下进行,将坯体固定在车盘上,利用不同的刀具及其他工具,对坯体器表、器型进行修整。工具大多是自制,角刀、弧型刮刀、排刷、平口铲、刀齿、硬质塑料刮片、钢制刻刀等。
粗修主要步骤
(一)湿修
▲环形修坯工具
适用范围:坯体湿修(建水紫陶最常用的修坯方法之一)
适用功能:器型底部的内外圈足,整体轮廓及内壁
注意:环形工具不宜使用在‘干修’的部分中,因坯体干燥后,泥巴较硬。环形工具的硬度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变形或达不到修整的效果。
修坯步骤如下:
1、将半阴干坯体放置在车盘上,一手扶坯,一手轻轻侧击坯体,使坯体与车盘同圆心旋转,喷少量水使坯体固定在车盘上。
2、先削去底部的多余的泥,用修坯刀,顺着重心将底部修出底足。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坯体的重心非常关键,也可以借助套筒辅助。
3、修坯体的内部和外部,这是要用的刀头需是弯曲的,刀口锋利,顺着底下修至器型口部,左手按住或扶住坯体,用车刀按造型要求对坯体不同部位进行削刮。
4、口部的修理,顺着口部,用平快的刀修的平整。
5、待削刮到理想的造型和厚薄尺度时,再用塑料磨片磨光器表。
(二)干修
▲不锈钢修坯刀
适用范围:坯体干修
适用功能:器型底部的内外圈足,整体轮廓及内壁
修坯步骤:与湿坯修坯大同小异,区别在于修之前用毛笔蘸湿、补水……
器表磨光作用
一是满足下一个环节的装饰和刻填要求。
二是便于发现坯胎上细微的气泡以作及时处理。坯胎上任何一个小气泡都有可能在干燥和烧制过程中铸成大错。
粗修注意事项
不同器型的口、颈、肩、腹、足、底各个部位的粗修坯技术要求是有区别的,特别是有黏接的器件,不管是大件器型的黏接,还是小件壶把、壶嘴的黏接,粗修的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黏接部位的厚薄处理和上下部分的形体连贯。
本文中所指的“粗修”与刻填后进行的“精修”是有所区别的,“精修”也有“湿修”和“干修”之分,是对刻填好的陶坯进行的修整,以使填过的色泥与坯面保持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