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宽,出生于云南省建水县碗窑村,喜欢书画。
建水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陶艺氛围使得他对紫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小耳濡目染及老陶艺师们毫无保留的精心传授,也让他奠定了较扎实的艺术功底和理论素养。
1992年开始研究学习建水紫陶,在制陶的实践中,不因循守旧,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做好传承与创新并存。他不仅熟建水紫陶的紫陶的制作技术和工艺流程,而且精通雕刻、粘接、拉坯、修坯、烧制温度的控制,以及特殊的无釉磨光等一整套制作工艺。
2010年创办了洪家窑工作室,主营建水紫陶茶壶、茶杯、花瓶、茶罐等,是一家以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实体店。
其产品远销海内外,深得客户喜爱。
洪宽的作品曾在云南省评比中获得奖项。2014年《福禄寿葫芦瓶》获得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八届“工美杯”优秀奖。
洪家窑擅长紫陶壶的装饰,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是相结合,将画意、诗情、书法融为一体。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但诗画是有别的,文人对此多有论述,主要认为:诗言情。画状物;诗侧重内在心意。画侧重外在物象,两者结合可以彼此相长。
诗中作画,用画的形象来表现诗意,有声有色,交相辉映。
画中题诗在诗中画意得到了表达和升华,因此更妙。
洪家窑便是运用了中国传统书画的差异性使它们相互启发,互为补。
洪家窑在制陶中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会让自己流于庸俗,止于轻薄、肤浅和粗糙。
发展思想不精细,产品就上不了档次。
所以,我们要有 “人有我优”的技术追求,选定目标,努力用一生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精心打造,永不放弃,不遗余力,精益求精,甚至用强迫一样的思维,
让技术和产品“从99%到99.99%”的过程中,迂回推进,不厌其烦,努力坚守,把每一个生产产品,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
久而久之,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奇迹、震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