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足见茶最早始于药用,而茶膏的发现是关于陆羽茶经的的第三章记载:“出膏者光,含膏者皱。”此时的茶膏是在制作茶的过程中被意外的发现,还没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
制作
到了宋朝茶膏才开始有制作,并对茶膏工艺作记载,茶膏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茶品存在,并被列入茶品名录。清朝是茶膏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创造了“压榨制膏”工艺,使得茶膏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其中不仅普洱茶膏一跃成为宫廷御品,普洱茶膏更是成为“皇权”和“国礼”的象征。
珍藏
然而到了1912年,随着清朝的灭亡不仅普洱茶,普洱茶膏也随之而湮没,普洱茶和茶膏进入了长达70余年的隐退期。茶膏被誉为茶中的黄金,其中普洱茶膏曾被乾隆皇帝作为国礼馈赠英国使臣,至今仍珍藏于大英博物馆之中,茶膏真可谓是古时君王御享。
#珍贵稀缺的茶膏#
拍卖价格
2004年,鲁迅先生收藏的3克普洱茶膏在广东举行的拍卖会上拍出了1万2千元的高价。2010年,在亚洲大酒店举行的拍卖会上,28块儿清朝宫廷普洱茶膏最终以100.8万元成交。为什么普洱茶膏会拍卖出如此高的价格?
提炼浓缩
首先原料需求量大,据统计100公斤上等普洱茶才可以提炼5公斤普洱茶膏,期间通过近100道秘制工艺,历时70多天才能将茶叶有益成分提炼、浓缩而成膏状固体。
科研数据
科研数据表明,1g茶膏中的茶多酚含量为60%,其中儿茶素16%,咖啡碱9%,游离氨基酸14%,其余也是有益物质(有益酶、茶多糖、茶黄素、水分等)。从普洱茶膏的出品率、制作工艺、耗时、内含物质就注定了其与众不同和珍贵稀缺。完完全全的诠释了 “浓缩就是精华”。
YUYUAN
NO.3
#茶膏功效#
有益成分
清代著名医学家赵学敏在其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做了如下描述:“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内含大量的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游离氨基酸等有益成分。
解酒、消食、养胃
具有直接的解酒护肝、消食去腻、养胃和潜在的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普洱茶的解酒功能在业界已经形成了长期的共识。不仅如此,在众多解酒产品中,普洱茶不仅是佼佼者,普洱茶膏自古以来始终享有“醒酒第一”美誉。品饮过普洱茶膏的人都知道,在吃完牛羊肉或饱食大鱼大肉之后品饮普洱茶膏,消食的速度极快。普洱茶膏内含的果胶物质远高于其它茶类。
它不仅有很好的吸附性,又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同时又能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对患有胃溃疡或胃炎的人而言,普洱茶果胶类物质可形成薄膜状态附着在胃的伤口,促进溃疡面愈合。
坚持品饮
我们提倡普洱茶膏的饮用者每日早晨空腹饮用一杯温热的普洱茶膏,特别是对胃酸过多,或者患有胃炎及胃溃疡的人而言,饮用时如果再加上一勺蜂蜜,其养胃的功效更是明显。这里需要声明的是:养胃的关键在于“养”。这个“养”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持续的“坚持”才能显现出来的结果,当然还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茶膏
品质鉴别
品质好的茶膏的膏体干爽,又硬又脆, 不软不粘。最高品级有茶膏表面会出现一层“白霜”(茶咖啡碱和儿茶素的天然络合结晶),是茶膏在陈化过程中自然生成的,非人工所能控制。当膏体的外观色泽异常,则可能是劣质茶膏。除此之外,汤色也是普洱茶膏优劣的检验标准。优质的普洱茶膏入水即溶,生茶膏在纯水中黄亮通透,在矿泉水中则呈石榴红,而熟茶膏则独现华丽的宝石红,如果汤色混浊、并带有大量的沉淀物和悬浮物,则不适合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