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源头
我们只做精品紫陶

尹祖荫老师介绍及爨书创新实践与作品简赏

购买建水紫陶,请添加微信: jszt2010

人物介绍

尹祖荫,字承斋,号劲草,生于1938年,蒙自县人,原红河州商贸技工学校退休教师,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尹祖荫一生酷爱书法,广临名碑名帖,书法功底厚实、造诣颇深,其楷书取法于唐碑,行草宗“二王”,尤擅爨书。其30多年潜心研习“二爨”,逐步形成静穆端庄、古拙浑厚、气度高华、生动自然的风格特点,特别是其“由爨入行”的探索实践,为爨体书法在当代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title插图%num

初识尹祖荫老师的爨体书法,是在云南建水历史文化名村团山村的皇恩府。每次步入古色生香、字画林立的皇恩府,最吸引人目光的莫过于“皇恩府”、“张氏祖训”、“张公百忍歌”等牌匾及书作,这些书作就是尹老师用爨书写就的。尹老师的爨书面目独具神韵,布局工整严谨,气息生动自然,点画古拙厚重,那静穆端庄、古韵悠长的味道与古屋古门古窗相得益彰、融为一体,老屋也因此赋有了魂灵,而展现这魂灵的手笔是如此的引人入胜,让人难以忘怀,油然而生敬畏。

“二爨”是书法界的至宝,在此之前未亲眼识得此宝,只是从书法理论书籍上得到些概念性的认知,心中一直既好奇又渴望,甚至还带有几分神秘,看到尹老师独具神韵的爨体书法,总想有许多问题想找他破解:临习该体书有何与众不同的密码?其独树一帜的书写风格是怎样练就的?其爨书情结还有何新的追求目标?为了寻求答案,工作之余,我常常带着对爨书的向往与崇敬,多次登门拜访尹老师,以求解疑释惑。

尹老师的解答先从“二爨”的来源及历史讲起。在中国书法史上,“爨书”源于出土云南的两块名碑——《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前者因字少碑小而被称为“小爨”,后者因字多碑大而被称为“大爨”,统称为爨体书法。两块爨碑问世后因战乱竟埋藏于地下达1300多年之久,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人所知。该体书是介于隶、楷之间的过渡性书体,其结构、用笔、形态与其他书体迥然不同,特别是爨宝子“稚拙”的特点更是别具一格,“二爨”以其独特的身世和风格大显于世,备受众多书家推崇而蜚声海内外,享有“滇中第一石”和“南碑瑰宝”的美名。“物以稀为贵”,书法也是一样。尹老师对爨书之所以如此钟爱,正是源于该体字的独特性。

%title插图%num

尹老师出生书香世家,其先祖乃清代乾隆年间入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的尹壮图。受百年家学、家风的影响和熏陶,从小对读书、写字产生浓厚兴趣。他学习书法非常刻苦,最初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唐碑名家学起,认真揣摩楷书的结体规律并熟记于心,后来专研“二王”行草书,尤其对王羲之的《兰亭序》及集字《圣教序》用功最多、时间最长。回首几十年的学书历程与创作实践,尹老师感悟颇深,他坦言,“书不入晋,固非上流;法不宗王,讵称逸品”的学书法则和价值取向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很深,认为晋唐书法虽然其结构美观、点画丰富、名家辈出,但就书法创新而言,个性不够突出。多年厚实的临帖基础,深入的理论研究,丰富的创作实践,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成为尹老师学书的又一目标。

岁月沉淀,留下的是纯真和质朴,尹老师在积淀中寻找自己的书法个性——爨体,一般人不轻易挑战,尹老师将目光转向它,用笔刚健,古朴厚重,笔锋轻重处,留下的是自然、稚雅和童真,这不正是自己学书所追求的风格吗?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历经30多年不懈怠的临帖与创作,尹老师认为学习爨书要勤练善思,反复甄别对照,最终才能达到得意忘形(先“得其意”后“忘其形”)、神形兼备,神融笔畅、风规自远的书写境界。在收获经验的同时,尹老师深得爨书神韵的大批作品呈现于世,特别是其用爨书装饰的建水紫陶作品,爨书以其特有的质朴、古意、厚重、典雅、清奇与紫陶的各类器形相融、堪为绝配,深受广大商家、藏家的青睐,多次应邀参赛参展,均得到国内资深评委的赞誉好评而屡屡获奖。

《建水团山民居联》、《陈见尧建水长联》就是尹老师爨书已臻佳境的代表性作品。《建水团山民居联》,取法于爨宝子碑,创作于癸未(2003)年夏,该作品结字奇古厚朴,笔画质拙凝重,给人予端严高古、稚雅童真的观感;细观其字形,方形块状结构特征明显,宝子横、撇、点、竖、捺等特有的点画都能从原碑中找到原型和出处,神采威严、古茂朴厚,宛若古刹之佛;用笔以方笔为主,内敛含蓄、笔笔不苟,亦如神情安详、端坐品茗的长者,可谓深得爨宝子碑之精神。

%title插图%num

《陈见尧建水长联》,则取法于爨龙颜碑,创作于丙申(2016)年仲夏,每联正文共4列88字,落款为行书,上联盖有一枚雅致的引首章。整幅对联文辞华美,书文并茂。从章法上看,该联洋洋洒洒176字,布局工整精巧,上下齐平,纵横均匀,自然畅达。放眼观之,一股古雅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该作品笔力劲健、凌然有势,结体茂密、气韵流畅,既继承爨龙颜碑法度,又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朴拙中生灵动,纵放中出凝练,转笔处多使用圆转笔法,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为尹老师爨书中的精心力作,品之鉴之令人赏心锐目,给人以美的享受。观此长联,让人不禁感叹,难怪当年康有为会对爨龙颜碑如此推崇备至,将该碑列为华夏浩瀚碑刻中的“神品第一”,并赞其“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见字如人,从该书作中仿佛读懂了尹老师“临池志逸养身心”的学书品格,也体会到一个书者最应该秉持“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也”的学书境界,这种品格和境界历久弥新、弥足珍贵。

入帖、出帖是学书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书者向往的目标。众所周知,学书入帖不易、出帖更难,甚至多少人终其一生也做不到真正出帖。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后,“但求天真存个性,和声不唱众人曲”,尹老师的目标是更高的层次——创帖!

“石砚磨穿笔成塚,再现只是基本功。”学习爨书,尹老师认为其用笔并不难,难在结构的把握上,难在克服受其他书体的影响。尹老师学书不满足只“仿其形”,更要“得其神”。认为爨书创新,必须要“掺合”,而所谓“掺合” 就是要融入其他书体的元素,前提是必须要有多种书体的基础,而学书过硬的“童子功”也正是尹老师所具备的。“要把爨书写成行书,这个问题就难上加难了。写的字有神就是活,让爨体书法活起来、动起来,没有行书的基础不行,而如何把握行书元素掺合多少的问题是最大的难点。”尹老师反复强调,在“掺合”中有两个原则必须坚持和把握:一是爨书的结构上总体上不能变,更不能相违背,否则就会成为社会上流行的“丑书”;二是代表性的笔画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如宝子横、撇、点、竖、捺等),否则要不就是再现,要不就变味,那不叫创新。

被潍坊国际碑林留存的《毛泽东诗到韶山》,就是尹老师“由爨入行”书写风格创新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该作品正文与落款均以爨书结体、笔法为主,掺合连带、顾盼、飞动、流畅等多种行书笔法元素。仔细看来,该作品与“二爨”多有契合之处,从笔力来看,笔法纵肆,欹态横生,每一笔一画的起收、顿挫、使转从容不迫,却又变化万千。如“年”“农”“高”“喜”“千”诸字,横画长短不一、各成其态;“黑”“悬”“主”“下”字中的点画,方圆兼备,因字生形;“依”“逝”“故”等字中的捺笔,平直相生,纵敛有度,甚是自然洒脱。再有,如“戟”“有”“壮”等个别字形,右上取势,使整幅作品规整中有变化,更增添了活泼生动之趣。整体来看,该作品结字严谨而纵肆,用笔刚劲中含古雅,将爨书结字与章法中的曲直、方圆、欹正、刚柔、动静推向一种美妙的极致。他以深厚的功力表现出对书法形式美的追求和创造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从而给人以独特而厚重的观感。

“书临千碑方创体”、“百花采尽酿新蜜”。正如尹老师自己总结的:书法创新没有捷径可走,它是一种长期而艰苦的艺术实践,更是一种超出个人功利色彩的独立思考和全神贯注的劳动。后来,尹老师经过长时间的临习与思考,他试着把“汉简”的笔法笔意加进来,认为爨书的味道又不同了。汉简是篆隶向行揩转化的过渡性书体,其文字,篆隶真行草各体具有,在书写思想上没有受到太多的束缚,表现出丰富、多变的创造力,汉简的这一特质与爨书笔法精神是一致的。但他认为这一追求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还没完全达到心目中的书写效果。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我对尹老师爨书作品的感受与共鸣,是他对爨书传统书艺的传承,更是他在爨书创作中创新精神的光大。尹老师30多年潜心研习爨书,常年笔耕不辍、寓教于乐、教学相长,逐步形成自己以爨书结体为基础,掺合隶行楷草等多种字体笔法元素,产生静穆端庄、古拙浑厚、气度高华、生动自然的爨书风格特点。其“由爨入行”的探索实践,为爨书在当代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凡有志于书法创新者,只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方能达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书写境界。

“书道奥妙何处寻,尽在拈花微笑中。”书法,是悠久中华文化造就的“书道”,这个“道”就是书法的规律,尹老师关于“由爨入行”的创新尝试,正是遵循这个“道”的产物。时至今日,他仍认为“汉简”的东西还没很好的运用进去,他从来不满足自己已取得的书法成就。“一笔落纸力千钧,五色分墨成烟云;古籀隶魏出新意,写到熟时更求生。”在他的书法世界里,创新永无止境,书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赞(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陶街 » 尹祖荫老师介绍及爨书创新实践与作品简赏

您不想说点什么吗?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