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源头
我们只做精品紫陶

云南工艺美术大师—李思德(陶瓷工艺)

购买建水紫陶,请添加微信: jszt2010
%title插图%num

李思德

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云南省陶瓷艺术大师

云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建水紫陶协会会员

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李思德,云南省建水人,建水紫陶从业者,长年在泥与火之中探索,在理想与信念中穿行,以艺术促进技术、再以技术释放艺术的循环为导向,作品在行业中有强烈的个人印记。

由于自小喜爱写字绘画,喜欢玩泥巴、做泥巴枪,所以成年后的转行并没有违和感,况且自己一直恪守毛主席先生教导的”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为方针路线,再加上天马行空般的思维,做自己的作品,不随波逐流,现在的作品已有了自己的图腾印记。

%title插图%num

紫陶制品的价值或者说所有的陶瓷制品的价值在于器皿的形态上、工艺上乃至艺术上,正所谓“吃的就是文化,卖的就是艺术”。

还记得以前做把根艺唐羽壶、壶嘴、横把、竹节泥条都粘好了,只等竹叶泥片粘好就大功告成,可为了竹叶泥片粘上去能体现竹节壶的風骨,竹叶泥片先后竟摆弄了两个多小时才完成。这主要是自己想通过竹叶泥片的走势、配上竹节泥条、壶身、横把,来展现竹节壶的韵味—-或两袖清风,或刚直不阿或衣食无忧、或富甲一方的意境,听起来或许抽象,但实际上很玄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019年年末做的一对珍珠小口梅瓶取名:《吉祥平安》(金奖),前后花费了一个多月,整体而言已超越了以往的制作周期。难度系数高,但获益良多。整体工艺是3D打印机无法完成的,目前的雕刻机也还完成不了,因为有些角度不支持,操作空间也不支持。另一方面机器雕刻的东西和手工的味道不同,价值更不同,这也是手工业者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象高清照相机不能取代画家一样。目前,这对珍珠小口梅瓶代表着自己的最高技艺。

如果说当下自己前行的拦路虎有哪些,应该说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深度感悟上、在艺术认识感悟的深度上以及理解、认识民族文化的深度上,同时还需要一颗爱心、一颗童心、一颗包容心!所以自己需不断的学习,不停的充电来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

%title插图%num

2014年自己根据老子的思想理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创作出《道法自然》根艺壶,此作品是自己做陶以来第一次参赛、第一次荣获金奖,也是此作品带着自己跨入万元壶级别的分水岭,这让自己更坚定了“吃的就是文化,做的就是艺术”的信念。

2016年根据英文音乐《夏日忧郁》创作出紫陶作品《夏日清趣》在首届“陶醉云南—云陶艺术节”上被特邀专家评委加拿大著名的陶艺大师Alan lacovetsky (阿兰,拉克怀特斯盖)选中,获得“评委特别奖”。

时至今日,因陶泥获得一些荣誉,取得些许成绩,友人觉得差不多了,但自己觉得还远远未够。陶瓷手工艺,追求业道求精之精神,学无止境。成绩已过去,脑海中各种技术难度更刁钻,工艺性更强、艺术性更浓的物件还远未做来,还得继续过五关斩六将。

自己依然还是曾经的自己,依然对陶泥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继续加油努力吧!为自己的前程信念,为紫陶的兴旺倾尽自己的绵力!

编者按:

云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思德老师是建水紫陶艺术家中,少有的兼具了技术难度和艺术审美的杰出代表。虽说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3D建模打印技术等日益成熟,但是正如李老师所说:手工业者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是为了提炼出人类对世界情感的精华和灵魂。
在观摩了李老师的各类紫陶作品后,能够感觉出李老师不仅一直坚持在紫陶造型的雕刻上提升技艺,还力图把道法自然融合其中。一路走来,李思德老师获誉无数,但仍然保持着初心,以敬畏和感恩面对每一次的雕琢,相信在今后的时日里,我们能够看到他更多能够引发每个人心灵思考的精彩作品。
作品赏析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陶街 » 云南工艺美术大师—李思德(陶瓷工艺)

您不想说点什么吗?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