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源头
我们只做精品紫陶

马行云:文人制器,传承匠心

购买建水紫陶,请添加微信: jszt2010

马行云

%title插图%num【风火云陶】

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制器有三种形式:匠人制器、艺人制器、文人制器。我认识的云南陶瓷工艺大师马行云就属于第三种。马行云,云南陶瓷艺术领域的学者,风风火火的个性将原本散落云南民间的陶瓷文化整合推出云南、推向世界,让云南民族陶瓷文化得以更加系统、全面地向世人展示。

跳不停的红舞鞋艺术家房龙说过,一切艺术无不受艺术家的经济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的制约。爱斯基摩人有雕刻天赋,却不得不受冰雪限制;埃及本土不产石料,但埃及人可从境外获得石料,并利用尼罗河把石料运至他们想建筑宫殿、神庙的地方;希腊盛产岩石,天朗气清,适于从事户外雕刻,所以希腊雕刻艺术优于绘画艺术;荷兰多阴雨,绘画得以发展,雕刻则无从谈起;意大利气候温和,建筑多为平顶, 而西北欧多雨雪,尖顶建筑势在必行。

马行云先生与上述理论不谋而合,在我与他的对话中,他多次谈到地域性对人的创造性和事物的影响。这个曾经在海上漂泊了十年的海员,操着一口正宗的大连腔讲述自己偶然到云南休假, 恋爱,定居,并痴迷云南民族陶瓷艺术的故事。他一脸陶醉地对我说:“你听过红舞鞋的故事吗?研究云南民族民间的陶瓷工艺就像穿上红舞鞋一样,你会被牵引着,一直跳,一直跳,停也停不下来了。”

%title插图%num

马行云陶壶作品(280目建水红泥、1180 度气窑烧成)如果你同我一样还不是很熟悉云南民族陶瓷艺术,请先跟随马行云的介绍做足功课:云南民族民间陶艺出自云南十六个地州,最早可追溯到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已经有了较完美的陶器,至南诏、大理国时期已经烧制出了成熟的青瓷,元朝早期烧制出了儒雅贵气的云南青花陶,还有著名的建水五彩陶(紫陶)。建水五彩陶(紫陶)陶泥有红、黄、青、白、紫五种色彩,土质含铁量较高,使陶器硬度较高,并配以书画装饰、彩泥镶填、湿坯装饰和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

马行云认为建水五彩陶(紫陶)与宜兴紫砂陶,以及其他中国名陶不存在高低之分。甚至人生的任何时候,也都不应该进行比较。有差异、无高低,这似乎也成了他的人生哲学。马行云打了个比方,比如茶壶与茶。云南建水五彩陶(紫陶)茶壶透气性强,壶身较大的一般用于泡云南普洱茶,那是因为在云南以喝普洱茶居多,而普洱茶属大叶种茶,茶气厚重,需高温、闷泡后食用,陈香弥漫。在红土高原上,水温难以达到100度沸点,用建水五彩陶(紫陶)壶泡普洱茶可保持高温,并有足够的空间让普洱茶叶舒展身姿。而宜兴紫砂壶产于江南的江苏宜兴, 它更适宜于江南一带生长的龙井、毛尖等小叶种绿茶, 它们可以快速过滤泡出茶味。这同时也符合了同宗、同地域性。

%title插图%num

马行云著: 《中国四大名陶》2014年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不比较的观点,马行云还用在了为何对于云南民族陶瓷文化的研究是出于他这个外乡人之手,而非本地居民的原因:“云南是多民族省份,其民族的习俗是内敛而不张扬,从古至今,一个山谷里可以同时和睦相处着彝族、哈尼族和傣族等多个民族。他们相互包容、和睦共处。用一个适合所有地域性的浅显道理,那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越是自己最亲近的,越容易被自己忽略。所以我只是从一无所知到笨鸟先飞而已。而现今的所有收获,要感恩云南、感谢云陶。”关键词:感恩 地域性 传承地域性、感恩、传承,是与马行云交流中,他一直提到的高频词汇。二十年前他习惯了喝啤酒、咖啡、可乐、威士忌。用他的话说,十年的海上生涯,接触较多的是西方文化、快餐文化。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感受最深的是发现自己的渺小——偌大的一艘船,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竟然如一片树叶,随时可能淹没在大海里。这让马行云对生命有了敬畏,期待自己的人生能与自然共鸣。1994年,马行云来到云南,受云南人的影响,开始喝普洱茶。“茶不像酒,不会迷失,茶越喝越清醒,酒越喝越迷茫。普洱不像咖啡,茶多酚不会让神经亢奋,却会渗透血管中,让你清新愉悦。”这些是马行云编撰《云茶》杂志时亲身佐证的感受,从此他改喝酒为喝茶,而云南建水五彩陶(紫陶) 就是他在研究云南普洱文化的过程中“ 邂逅” 的。

%title插图%num

马行云云陶作品

2005—2007年,马行云在主编《云茶》杂志时,深入云南民间走访获取第一手资讯。2008年10月,在红河建水碗窑村陈绍康大师的陶艺工作室里,陶艺师随手递过一支画笔说:“马老师,画两笔陶。”自此以后, 马行云喜欢上了自己动手设计、拉坯、装饰、烧制的建水五彩陶(紫陶)。亲手制作紫陶的过程并不轻松,同其他陶瓷艺术名家一样,制作紫陶的初期,马行云烧坏了大量的陶艺作品,但是他从来没有气馁过。

“那与失败感无关,是对紫陶文化的迷恋、热爱,就像美满的婚姻,需要用时间去经营、用智慧去面对。越了解云南陶瓷工艺就越喜欢专研;越喜爱云南紫陶艺术,在自己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就越用心。就像你穿上了红舞鞋,就想一直地跳下去,停也停不下来。”

在世代以陶为业的建水古城北郊的碗窑村,在建水工艺美术厂,在西双版纳傣寨……在云南各地民间制陶大师的工作坊里,马行云发现云南陶瓷文化、底蕴正通过紫陶的语言,安静地表达着“滇南文化陶为先”。

%title插图%num

马行云编著《云南建水紫陶》,2010年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受到沿海“快餐文化”影响的马行云现学现卖,经过二年的采编,整理编辑了云南民族民间紫陶技艺的相关资料,并拍摄了几十万张云南民间紫陶的资料图片,拜访了云南各地各民族诸多的制陶名家和学者,编著出版了云南陶瓷三部曲:《云南建水紫陶》《中国四大名陶》《云陶》。马行云致力于云南民族民间紫陶工艺的传承与推广, 2010年,马行云创建了云南紫陶网。2011年6月,在众多云南紫陶艺术工作者的热心参与下,马行云发起的“云南省紫陶研究会”在昆明成立。2 0 1 4 年5月,受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省社科联指派, 马行云走上云岭大讲堂,以“云陶”文化产业解读为主题,推广云南民族民间紫陶文化。 2 0 1 5 年,《中国四大名陶》(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荣获第十四届云南优秀出版物奖。

“传承并不仅仅是传授技艺,通过这种教学、培训、讲座的方式提高人们对云南民族民间博大精深的传统陶艺认知和鉴赏,品读云南民族民间传统陶瓷技艺的神奇魅力。”

%title插图%num

马行云编著《云陶》,2015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传承

1996年,马行云邂逅了自已的爱人——云南大理白族金花,在云南这片蓝天红土中靠港停泊。马行云也邂逅了自己的爱好——云南普洱茶文化和云南民族民间陶瓷文化。“我当初只是崇拜云陶文化艺术,没想到却变成了如今的云陶文化推广学者”。而这一切,马行云认为全要归功于云南的民族文化、归功于云南的民族民间紫陶艺术的魅力,是云南的山水开启了另一个他也不曾知晓的自己。而当下,马行云认为,自己能做的,便是尽心尽力地回馈这片给予他爱与温馨的土地,感谢五彩陶,感谢彩云南。写于2014年12月21日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陶街 » 马行云:文人制器,传承匠心

您不想说点什么吗?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