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源头
我们只做精品紫陶

田记柴烧【静语·壶生】

购买建水紫陶,请添加微信: jszt2010

“一把壶的诞生,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田静被问及多次,但她至今未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一把壶的诞生,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简单的时间上的量化并不能说明问题。其实在田记,与其问“一把壶的诞生需要多长时间?”,不如问“一把壶的诞生有多艰难?”膏泥漫长的陈腐期,设计到定版过程中不断地重塑改进,细琢精雕的每一步,而所有这一切仅仅是让其具备了可供挑选的资格,那严苛程度,堪比古时帝王选秀。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古中国的帝王,但凡承继着华夏衣冠的朝代,宫廷选秀皆是不论家世背景的,只消年龄符合,姿容出众,都可入选。但在田记,一坨泥巴想要成为一把壶,出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非建水本地土质细腻,含沙量少的陶土不可。但新采的陶土却是不能用的,还需经过至少三年的陈腐期。窖藏陈化,敛去暴性,细腻如肌的膏泥才能晋级用以拉坯,制作壶身。

壶身,是一把壶的躯体,周正,是为最基本的要求。揉捻—拉坯—粗修—阴干—精修—再阴干……从图纸上简单的线条,到轮盘上逐渐成型的泥坯,完善的过程,即“否定—重塑”的过程。当一把壶的壶身完成时,距离它离开泥窖,已过去了数月之久。但壶身既定并不意味着壶已功半,相反,最棘手的部分才刚刚开始。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壶嘴、壶把的样式与衔接,对于一把壶而言至关重要,不仅让它完整,更是在赋予它生命。倘若一把壶既是一位美人,如何让这位美人体态优雅,并非易事。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衔接的工作,需要异常精细地制作。纯熟,是日复一日重复积累的结果,成为双手的记忆,近乎本能。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但仅有纯熟的技艺却是不够的,更需要有对壶的理解,对美的感悟。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从未想过壶嘴中所见,竟有如此斑斓,像是另一个隐秘的世界。“它会告诉我,它想成为的模样。”想到从前田静讲过的这句话,忽然又有了更深的感悟,壶的低语,她听得到。或许就是这份真心,赋予了她的壶别样的灵韵。

%title插图%num%title插图%num

坚守传统制壶工艺,精益求精,密益求密,是田静制壶的态度。“不细致怎么可以?老田会发飙的!”田静玩笑道,但熟悉的朋友也都清楚,她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在田记,即使是田静过手的壶都不见得一定可以入窑柴烧,因为在她之后,还有更为严苛的田波在决定着壶的命运,任何瑕疵对于器坯而言,都是灭顶之灾,它们会被毁去泥身,一切重头来过。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体态,比例,造型……所有考量的因素都影响着最终结果,稍有不慎,便会被“打回原形”。“疯田!”田静私下表达着对田波的愤愤,“十把壶里居然挑不出两把来柴烧,不是疯是什么?!”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发泄完情绪,田静又会回到工作室,一遍又一遍修整着手中的“壶美人”,思量着如何才能让她们屏开雀选,得入龙窑。田静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正是田波近乎变态的“残酷”,不断激励自己,超越自我。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田家有壶初成,小字“博古”,几复艰辛,得龙窑历劫之资,经烈火锤炼,不日成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陶街 » 田记柴烧【静语·壶生】

您不想说点什么吗?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