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寅孟秋 在荣宝斋美术馆遇见田记窑
千百年来,滇南文人们的赏爱与品鉴,赋予了紫陶丰沛的文心与神骨,发展成为典丽精致的生活艺术,传统技艺经由火色,修成正果,照见古典中国的气象与意趣,不是造化,仿佛造化。 本次艺术展筹备于2021年,因疫情之故一延再延,可谓历经波折,终于在壬寅年...
千百年来,滇南文人们的赏爱与品鉴,赋予了紫陶丰沛的文心与神骨,发展成为典丽精致的生活艺术,传统技艺经由火色,修成正果,照见古典中国的气象与意趣,不是造化,仿佛造化。 本次艺术展筹备于2021年,因疫情之故一延再延,可谓历经波折,终于在壬寅年...
窑火不歇,制器不怠,壬寅季夏,秋夕在望,田记窑开,得美器佳陶数件,不若于喧嚣之中出尘片刻,赏器之风雅,得半日心闲。 作品名称:【福满】 创作时间:2022年(壬寅夏月) 尺寸:W:13cm H:7.5cm 颜色:金色窑变 材质:建水紫陶 ...
腊月,岁寒待春荣,最宜扫雪烧炭,围炉煮茶,在临安,炉可围,茶可烹,唯难见松风带雪。无雪可扫,是为憾事,好在陶聚四海之宾,岁暮,围炉夜话,共叙陶茶之趣,亦是人间好情味。 岁时芳华新年始,烈火流金叙佳陶。 大观长联对壶 田记窑辛丑冬月,新作大观...
斗转星移,春归夏立, 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辛丑春夏之交,众友因陶而聚,会于临安田记窑,见技艺、见佳陶,陶然数日,业已立夏,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紫泥制器,古雅沉穆,与白泥作品所呈现出的清新之色大相径庭,这般颜色所传达出的情绪是宁和舒缓的,...
《周易·乾》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此句以璞拙见:既为君子,应朝日勤谨,暮瞑律己,慎思慎行,则行无过矣。昌黎先生有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亦乃此意。 以乾惕之行流芳后世者, 有王右军日复日练字洗笔,清池墨染;有...
华夏文明为农耕文明,以农立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农耕离不开牛,牛乃农家至宝,可以说牛背上驮着的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国人对于牛的情感,不可谓不深厚,自古便视其为吉祥之物,《周易》曰:“畜牝牛,吉。”“服牛乘马,引重...
| 青阳曜景 时和气淳 | 辛丑春,新岁始,青阳时节,万物更新。辛丑春月窑的作品,经一冬酝酿,烧于立春,今日呈现。 朱光潜说过:“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需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但对于茶器而言,适当的距离之外,...
岁端春肇 暄然和气 田记窑的祭窑礼,总在蜂飞蝶闹的春色里,岁岁如是。辛丑初四,临安春暖,晴光正好,陶友们齐聚观礼,不甚欣喜。 祭窑之礼,吉时而启,燃香敬颂,诚祈遂顺。 关于祭窑礼,总有观礼的朋友刨根问底,这行的哪家礼法?祭的哪路神仙? 中...
| 历添新岁 春满河山 | 辛丑未至,尚在庚子年间,立春却是早,气温回暖些许。 田记窑的腊月年事,除去迎新作品,洒扫出尘亦不可缺,新桃换旧符的吉庆,自是马虎不得。 正是“煦煦春风能破冻,熙熙习俗似登台”,田记窑亦有自己的年俗,佳陶贺年,岁岁...
花瓶成为风雅的重要点缀,完成于有了新格局的宋代士人们的书房,随着桌、案的发达,因陈设需要而兴盛发达起来的。然而宋代花瓶在形象设计上并没有全新的创造,只是选择了造型优美的几种,使它从古已有之的瓶罂样式中独立出来,而予以比较固定的用途。 仿古器...